陳葒:「有教無類」 人人講無人做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6/08/10 14:05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4

分享:

分享:

香港中小學的課程深度和授課進度,基本上只適合中上學習能力的學生,中等以下的很難跟得上。本來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進步是老師的責任,但我們的老師都太忙了,要忙着進修,忙着開會,忙着招生,忙着宣傳,忙着種種和幫助學生無關的活動和事情,只好任由有學習困難的學生自生自滅。

【延伸閱讀】 拔萃女小學校長:贏在終點綫才有用

跟不上課程進度的學生,有的可以找父母兄姐幫忙,有的可以找補習老師幫忙。但基層學童,因為家人的教育程度和經濟能力俱差而求助無門,無法擺脫上課聽不懂、功課不會做、考試成績差的困境,從失去信心到失去目標,再到失去希望,從被迫留級到無奈輟學,再到被迫開除,他們無法跳出這個沉淪。

然後在十幾歲之齡,以不多的學識,獨自面對複雜的社會,艱難的人生,以及茫然未知的將來。

「有教無類,平等教育」,在今天的香港,只是一句人人會說但無人肯做的口號。我們的教育體制只給了貧弱孩子入場的機會,卻沒有幫助他們進步增強,讓他們能夠好好離埸。

【延伸閱讀】學生入學前先家訪 基慈小學校長:不想任何人被隱藏

我們的基礎教育長年處於為富者而教,為優者而教,為考試成績而教,為學校形象而教的扭曲生態之中。最大的犧牲者,是那群求助無門的貧弱學生。

既然我們的基礎教育體制不做應做之事,那麼在體制以外,有沒有方法去幫助那群無助的孩子呢?這是我當年辭去校長想要追尋的答案。

全文刊於《晴報》

《晴報》facebook

【其他熱話】媽媽消暑瓜果食譜 食節瓜還是冬瓜好?

【其他熱話】噴驅蚊劑太多可致兒童昏迷?驅蚊劑成分解構

撰文 : 陳葒